矢志軍工,昂首拓天——北理工學子開展“中國航天日”慶祝活動
發(fā)布日期:2016-04-24 供稿:茍曼莉 編輯:校團委 紀惠文 閱讀次數(shù):
1970年的今天,,“長征一號”火箭將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拉開了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類的序幕。2016年是中國航天創(chuàng)建60周年及中國航天事業(yè)奠基人錢學森誕辰105周年,在首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為了紀念中國航天事業(yè)成就,,發(fā)揚航天精神,北京理工大學團委組織相關學院,、學生組織以學生獨有的視角和方式,,開展了豐富的“中國航天日”系列慶祝活動,,營造厚重航天文化氛圍,,唱響“發(fā)展航天事業(yè)、建設航天強國”的主旋律,。
縱覽巨大成就,,點燃航天情懷
“生活中,人們常用‘坐著火箭’來形容速度快,,但是大家知道火箭的飛行速度究竟有多快嗎,?又是什么因素影響著火箭的飛行速度呢?”在北京理工大學導航制導與控制教育部工程中心,,石永生老師為前來參觀的團校和共產(chǎn)主義學習實踐會的同學們介紹了彈上慣性制導技術在航天定向領域的諸多運用,。同學們也細細瀏覽了由北京理工大學航天科工科技創(chuàng)新俱樂部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六研究院聯(lián)合舉辦的首屆“中國航天日”科普展?;仡櫫宋覈教焓聵I(yè)的發(fā)展歷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感受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xié)同,、無私奉獻、嚴謹務實,、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對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和廣闊前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這些信息都是我從來沒有機會接觸到的,,有很多都是只會出現(xiàn)在新聞中的可望不可及的高精尖技術,,沒想到,這些’高大上’的技術就在北理工,,就在我們的身邊,,這次參觀刷新了我對學校在航天科研領域地位的認知,作為一名理工人油然生出了一種與有榮焉的自豪感,!”來自團校的張文祺同學一邊觀看著實驗中心里的機器模型,,一邊激動的說到。
北京理工大學雷達技術研究所空間電子技術團隊研制出了我國第一部星載空間目標測量雷達,、第一部星載告警雷達,、載人航天交會對接雷達信號處理機和應答機信號處理機、北斗二代“M3-S衛(wèi)星應急測控數(shù)傳一體機”等,。懷著崇敬的心情,,信息與電子學院的學生們參觀了其中的空間電子產(chǎn)品實驗室,,崔嵬教授為大家詳細講解了載人航天技術知識。
“作為當代青年,,我們更應該沿著北理工科研先輩和老師們的腳步,,用航天精神激勵自己,投身祖國科研事業(yè),,成長為像‘長江三號運載火箭之父’謝光選院士那樣的杰出國家科研人才,,為國家航空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貢獻。”信息學院本科生季子杰堅定地說道,。
筑夢航天技術,,振飛青春翅膀
學校著力加強航天科技高端人才隊伍建設,涌現(xiàn)出一批又一批的航空航天人才,。同時,,還有這樣一支學生隊伍,他們懷揣真摯夢想,,不斷的披荊斬棘,、追逐夢想。2001年組建起的北理航模隊,,正是學校在人才培養(yǎng)工作中強化“拓天”意識,、加強航天科技人才培養(yǎng)的生動體現(xiàn)。今天,,隊員們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在良鄉(xiāng)校區(qū)為同學們演繹了一場特殊的航模飛行表演。迅速升空的滑翔機牽引著 “中國夢,、北理夢、我的夢”的條幅,;以模擬嫦娥登月項目為目標的返回式模型火箭成功發(fā)射,,返回艙成功著陸并打開,探測車成功出倉到達制定地點,;以?;蘸驮夯諡樾螤畹娘w行器與紙飛機一同升空,表演了飛機對沖,、拉筋斗等特技飛行動作,;以航拍的方式記錄下一張?zhí)貏e的航天特色照片。這每一個讓人歡呼的瞬間,,既是航模隊成員追逐夢想的見證,,也是理工學子勤奮務實的最佳寫照。
同時,,三十名宇航學院的優(yōu)秀學生還代表我校參加了由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yè)局,、國家航天局主辦的“中國夢、航天夢”的“中國航天日”主題活動,。來自國務院,、中央各部委、航天科研院所,、全國相關領域高校的領導,、專家與代表共同參與了此次活動。
早在2011年神舟八號宇宙飛船成功發(fā)射時,,由我校牽頭的北京市生物分離分析重點實驗室就充分發(fā)揮生物醫(yī)學與工程學科發(fā)揮學科交叉優(yōu)勢,,實現(xiàn)了中國微流控芯片太空應用技術領域“零”突破,在神舟飛船上完成了我國首次空間環(huán)境下的基因實驗,。多年來,,生命學院的師生孜孜不倦、致力探索,,在航天日當天,,又一項航天創(chuàng)意作品“微重力下蟻群行為觀測設備”入圍“全國大學生載月探測搭載創(chuàng)意設計”大賽全國20強,并在全國作品媒體見面會上受到了表彰,。項目創(chuàng)意人秦奎偉博士也開設了航天創(chuàng)意主題沙龍,,對作品進行展示和討論,普及了航天知識,,更掀起了創(chuàng)新思考,、科學探索的熱潮。
講好航天故事,,彰顯“拓天”精神
我校是國家國際空間立法支撐單位之一,,獲批設立首個“國家航天局空間法律中心”。結合自身所學,,法學院的同學們舉行了“共議航天法 同筑強國夢”主題討論活動,,圍繞我國的航天立法事業(yè)開展了熱烈交流,并觀看了航天記錄片《天地神舟》,。
信息與電子學院舉辦了以“科技創(chuàng)新筑夢國防”為主題的科普活動,。通過航天相關知識展覽和吳嗣亮教授團隊先進事跡介紹的形式向同學們科普了航天相關知識,展示了近年來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的成果以及信息與電子學院在其中做出的原創(chuàng)性貢獻,。
除了富有特色的線下活動,,以普及航天知識、激發(fā)民族情感為主旨的線上活動也在如火如荼的開展著,,北京理工大學校學生會推出了“理工情 航天夢”大型征文和航天知識線上答題等活動,,吸引了大批同學的關注和參與。
“中國航天日”的設立旨在弘揚航天精神,普及航天知識,,激發(fā)民族航天熱情,。系列慶祝活動的舉辦,,覆蓋面了千余名師生,,在校園中形成了學習航天知識、關注“中國航天日”的良好氛圍,。通過多種渠道,,廣大青年學子更多地了解航天、關心航天,、支持航天,,激發(fā)了愛國報國、獻身科學的熱情,,學習航天人艱苦奮斗,、勇攀高峰的精神品質,積極投身于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實踐,,為實現(xiàn)北理夢,、航天夢、中國夢不懈奮斗,。
(活動素材由宇航學院,、信息與電子學院、生命學院,、法學院,、校學生會、團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