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校長主持“中國共產黨歷史”課程集體備課會
發(fā)布日期:2021-09-09 供稿:馬克思主義學院 麻省理、楊才林 攝影:李書華
編輯:戰(zhàn)勇鋼 審核:劉存福 閱讀次數:為貫徹落實中宣部,、教育部《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實施方案》(教材〔2020〕6號)和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在思政課中加強以黨史教育為重點的“四史”教育的通知》(教社科廳函〔2021〕8號)文件精神,,深入推進全校黨史學習教育,北京理工大學于本學期率先開設“中國共產黨歷史”課程,。9月8日上午,,校長張軍主持“中國共產黨歷史”課程集體備課會,馬克思主義學院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學院教師代表,、學生代表共30人參加。
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新剛首先介紹了“中國共產黨歷史”課程組組成和學院的有關安排,。楊才林教授介紹了課程開設總體思路,、落實上級精神和課程籌備情況,提出了充分體現思政特色,、北理特色,、時代特色的課程建設原則。青年教師張虹作題為“抗戰(zhàn)救國:延安時期的自然科學運動”的說課,,她以美國堪薩斯大學埃德加·斯諾文獻為切入點,,結合北理工前身延安自然科學院的史料,從科學與革命結合的目標導向,、科學與人民結合的價值引領,、科學與政治結合的時代特色三個方面闡釋了延安時期的自然科學運動,。北京市教學名師郭麗萍教授對張虹的說課進行點評,并對“中國共產黨歷史”課程建設提出了建議,。
青年教師張爾葭匯報了“中國共產黨歷史”課程的教學大綱和基本內容,青年教師趙紫玉,、陳浩,、李瓔珞分別介紹了自己負責的章節(jié)。管理與經濟學院2020級本科生許云清,、計算機學院2020級本科生李清彬談了聽課感想,,并從學生視角提出了建議。
張軍對馬克思主義學院為率先開設“中國共產黨歷史”課程所做的準備給予充分肯定,。他表示,,“中國共產黨歷史”課程教學團隊利用三個多月時間做了非常細致的工作,教學大綱明晰,、主題主線明確,、章節(jié)內容適量,張虹老師的說課感染力很強,,4位青年教師的章節(jié)簡介都十分清晰,,說明教學團隊對本課程認識有高度、理解有深度,、備課有廣度,。
張軍強調,高校在思政課中加強以黨史教育為重點的“四史”教育,,是全面落實黨中央“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總要求的具體體現,。我校首先在“四史”教育中開設“中國共產黨歷史”課程,可以為后續(xù)全面開展“四史”教育鍛煉隊伍,、積累經驗,。開設“中國共產黨歷史”課程,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為依據,,重點講透黨的百年艱辛歷程、巨大變化和輝煌成就,,重點講透黨團結帶領人民開辟的偉大道路,、鑄就的偉大精神、積累的寶貴經驗,,引導學生深刻理解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引導學生顯著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引導學生堅決聽黨話、跟黨走,,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思政課教師要旗幟鮮明地講政治,做最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要把學校發(fā)展史和中國共產黨歷史結合起來講述,,走好紅色育人路,在新的百年征程展現新擔當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