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基礎學院信息一部暑期社會實踐工作圓滿完成
發(fā)布日期:2014-10-22 供稿:基礎學院信息一部團總支 攝影:基礎學院信息一部暑期社會實踐團
編輯:基礎教育學院 陳浩 閱讀次數:為貫徹落實北京理工大學團委下發(fā)的關于2014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通知,引導青年學生走出校園,深入社會,、服務社會,接觸國情社會,,增強責任意識,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基礎教育學院信息一部積極組織策劃,,從2014年5月起,啟動學部暑期社會實踐工作,。學部團總支本著“廣覆蓋,、促發(fā)展、提能力,、獲真知”的工作理念認真執(zhí)行校團委文件要求,,調動學部團員積極性,使用新穎特色的工作方式,,高效,、順利地開展活動。
統籌安排,,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
學部于5月8日在良鄉(xiāng)校區(qū)組織開展了社會實踐動員大會,,全面講解了暑期社會實踐工作安排,并就立項要求,、實踐過程的注意事項等提供了一些具體思路和建議,。此外,動員會還著重強調了實踐的安全問題,,盡力消除安全隱患,。
在成功進行了社會實踐動員工作后,同學們積極申報本次暑期社會實踐,,共產生122只實踐團隊,, 594人參與其中。內容涵蓋傳統文化教育,、深度體驗觀察,、探尋校友足跡、志愿公益服務,、專題社會調研等方面,。足跡遍布美國、北京,、山西,、甘肅,、天津、四川等多個省市地區(qū),。
7月4日,,信息一部團總支開始發(fā)放物資并順利進行開團儀式。為保證服裝和團旗的順利發(fā)放,,團總支進行了細致的信息統計工作,,將團隊所需物資數量提前統計完成,也為之后的物資回收整理工作提供方便,。為了讓全體同學明確社會實踐要求,、保證工作順利開展,團總支為所有團隊印發(fā)了一份通知,,明確了所有團隊每日安全報告,、新聞稿投稿、成果材料提交的具體要求,,該通知為各實踐團提供了明確方向和要求,,為之后的信息統計和管理提供很大方便。
順利發(fā)團,,嚴謹工作
7月6日,,各實踐團開始陸續(xù)發(fā)團。為保證實時得到實踐團的安全狀況,,信息一部團總支利用微信平臺接受各團隊的每日安全報告,,并通過實踐時間統計對未發(fā)送安全報告的團隊進行電話聯系確認安全狀況。在整個假期,,各團隊基本按照要求發(fā)送安全報告,,人員全部安全完成社會實踐。
按照校團委要求,,信息一部團總支在實踐開始就同步進行了新聞稿修改和宣傳工作,。團總支將新聞稿進行逐篇修改,將修改意見回復給各團隊,,并將優(yōu)秀新聞稿推送至團總支微信平臺,。推送的新聞稿受到了大家的普遍關注,同時同學們的新聞稿寫作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也為信息一部的評獎評優(yōu)工作增加了重要參考依據,。
以評促建,總結交流
9月31日,,信息一部暑期社會實踐所有實踐團順利結團,,并開始成果材料回收和整理工作。為了充分展示實踐團風采,,保證評獎推優(yōu)的客觀公正,,信息一部團總支舉辦了3場經驗交流會和一場總結交流會,,交流會中各團隊以ppt講解、視頻播放的形式進行了出色的展示,。9月24日的總結交流會邀請到了信息一部的學部副主任和4位輔導員老師作為評委為實踐團的答辯做了評分,。
答辯結束后,學部副主任付丹丹老師對總結答辯會進行了總結,,付老師提到:社會實踐本身就是鍛煉同學走向社會的能力,,該答辯會中同學們細致的工作和認真的態(tài)度值得表揚;大學生應該走出校園,,走向社會,,真正用心接觸社會,從基層做起,;社會實踐應該有一個調研結果,,不但注重過程,,也注重結果,,有始有終的實踐才是優(yōu)秀的實踐。交流會結束后,,共有9支隊伍脫穎而出,。這9支隊伍將會代表信息一部社會實踐的最高水平為全學部做出表率。
以下是該9支隊伍的名單:
1信息一部鄭洪東等7人赴北京社會實踐(專題調研)
2信息一部韓曉鑫等10人赴河北省懷來縣社會實踐(專題調研)
3信息一部馮智斌等6人赴河南省平頂山(專題調研)
4信息一部李建軍等8人赴寧夏隆達社會實踐(志愿公益)
5信息一部王宇杰等4人赴北京社會實踐(專題調研)
6信息一部石文悅等七人赴山西社會實踐(專題調研)
7信息一部沈蓓等9人赴蘇州社會實踐(傳統文化)
8信息一部和柳惠泉等5人赴云南省麗江市社會實踐(專題調研)
9信息一部杰日珂等10人赴北京社會實踐(校級項目)
本次社會實踐中,,信息一部團總支和全體團員體現了強大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做到了實事求是,實干篤行,,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在實踐過程中獲得了寶貴的社會經驗,,對自己研究的課題有了深刻理解,提升了自我價值感和對社會的使命感,。
附
信息一部社會實踐團實錄
信息一部社會實踐選題多樣,,立意新穎,針對社會焦點話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以最貼近社會的方式開展活動,,以獨特的視角發(fā)掘問題本質,不少團隊獲得了突出的成果,。
走進大千世界,,重視環(huán)境問題
如今,環(huán)境問題十分嚴峻,,亟待解決,。利用暑期社會實踐的機會,,信息一部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對全國各地的環(huán)境問題進行了調查。其中,,“環(huán)首都經濟圈環(huán)保產業(yè)發(fā)展團”對京津冀地區(qū)的電動汽車發(fā)展情況進行了調查,,全面的分析了當今電動汽車在我國的發(fā)展情況,對如今的國家政策和市場走勢進行了全方位的剖析,。此外,,信息一部“平頂山煤礦”團隊走進了煤城平頂山,對煤礦產業(yè)對平頂山市的環(huán)境影響進行了調研,,對平頂山市惡劣環(huán)境的原因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平頂山市曾經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市民們安居樂業(yè),。但是隨著平頂山市煤礦產業(yè)的發(fā)展,,環(huán)境日益惡劣,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實踐團隊對污染的源頭進行了調查,,呼吁大家要保護環(huán)境,保護我們的資源,。“北京市霧霾問題調研”團隊對當今十分嚴峻的霧霾問題進行了調查,。首先,團隊查詢了一些關于霧霾問題的資料,,設計了調查問卷,。同時團隊利用暑期時間來到了北京市環(huán)保局,對相關人員進行了訪談,,了解了如今北京市對霧霾問題的治理情況和相關政策,。對北京市未來環(huán)境發(fā)展提出了合理性的建議。世界是我們的,,重視環(huán)境問題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關心人間瑣事,探究社會熱點
社會是不斷發(fā)展的,,每一個時期都有特定的社會問題需要我們去關注,。比如說如今社會上廣泛討論的蝸居問題。對于蝸居問題,,信息一部“北京地區(qū)蝸居現象調查小組”利用暑期對北京的蝸居現象進行了調查,。隨著外地來京務工人員的日益增多,與北京房價的日益增長,,很多農民工等打工人員已經支付不起北京高額的房租費用,。所以蝸居現象日益嚴峻。很多人住在半地下室的房子里,條件極為惡劣,。所以該小組對這種現象進行了客觀性的分析,,調查了這種問題的嚴峻性,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另外,,如今社會上另一個社會熱點問題就是農村的文盲問題。很多農村地方不重視文化教育,,很多當今的青年人依然處在文盲或者半文盲的狀態(tài),。利用暑期時間,“清風自來”社會實踐調研團隊奔赴全國各地對農村的文盲下一代問題進行了調研小組成員在許多地區(qū)發(fā)放了調查問卷,,了解了當今農村文盲現象的嚴峻性,,對國家提出了一些合理性的解決建議。同時,,信息一部“飯醉小團隊”對如今大學生暑期生活情況進行了調查,。當今,很多大學生在暑期無事可做,,小組成員正是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調研,,對大學生的暑期生活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當今大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暑期的時間豐富自己,,鍛煉自己,。社會熱點問題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關注,,我們要緊跟社會發(fā)展的腳步,,做一名合格的新時代青年。
針砭時政,,展望未來
新時代的優(yōu)秀大學生定義已不僅僅局限于有優(yōu)異的成績,,還需要的是對周圍環(huán)境的熟悉適應,有敏銳的洞察力與問題的分析解決能力,。在此基礎之上,,許多小組把社會實踐探討的目光焦點放到了周邊時政。“環(huán)首都經濟圈調研”團利用組員們家鄉(xiāng)的地理位置優(yōu)勢,,深入探討了這個“新經濟”圈的發(fā)展情況,,為該政策的未來發(fā)展提出了獨特的見解。同樣放眼于經濟政策發(fā)展動向的還有“絲綢之路經濟帶”調研小隊,,對于這條在中華民族悠久歷史中占據重要地位的經濟之路,,小組成員對其現如今的發(fā)展作用做了透徹的研究。“山西的經濟轉型“團則注意到了一些依靠自然資源發(fā)展的地區(qū)所面臨的資源枯竭難題,,以山西省為例,,積極倡議施行重點產業(yè)轉型。各組團員們圍繞社會熱點時政,課題形式多樣,,內容紛呈,,探索出了系列成果。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坐在明亮的教室,,閱讀著嶄新的書籍,同學們在享受著豐富學習資源的同時,,不忘感恩社會,,回報社會。“在山的那邊”社會實踐團遠赴寧夏固原市隆德縣山河鄉(xiāng)王莊小學,,用自己的所見所聞將當地的小學生帶入了一個智慧而新奇的世界,;“陽光支教短期支教調查”小組,不僅為四川省涼山某所學校的孩子帶去了溫暖和希望,,與此同時還積極探索了大學生短期支教的現狀與該項活動的意義所在,,進而升華了成果內涵。在奉獻愛心的形式上,,除了短期支教,,還有系列的公益服務活動。“感寸草春暉志愿服務”團選擇了為孤寡老人排解孤獨,,送去溫暖,;“Optoelectronics”實踐團則使溫暖的陽光照耀在殘疾兒童的身上,他們通過捐贈盲人書籍,,在盲人學校進行志愿服務等形式,,用自己的愛心為盲人孩子打造出了一個色彩繽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