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大講堂】清華大學劉書林教授講述馬克思留給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紀念卡爾·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專場講座
發(fā)布日期:2018-05-09 供稿:學工處 攝影:學工處
編輯:郭惠芝 審核:許欣 閱讀次數:
為紀念卡爾·馬克思誕辰200周年,,5月7日下午,,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劉書林教授蒞臨北理工百家大講堂,,為我校師生帶來主題為《馬克思留給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與習近平哲學思想》的專場講座。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林英,、黨總支書記李德煌出席講座并為劉書林教授頒發(fā)北理工百家大講堂證書。
劉書林教授首先指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和革命性源于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這一根本觀點,,然后從五個方面展開了對馬克思主義講授,。他引用《共產黨宣言》原文,,分析論述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并結合近現(xiàn)代歷史,,強調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是支撐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接著,他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我國發(fā)展的影響為例,,強調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馬克思主義的命運早已同中國共產黨的命運,、中國人民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這一事實,,同時論證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足于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
互動交流環(huán)節(jié),同學們向劉書林教授踴躍提問,,從“馬克思主義中的‘階級觀’對我們現(xiàn)今發(fā)展的指導意義”到“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概念上的區(qū)別”,,充分展示了同學們對學習馬克思主義濃厚的興趣。劉書林教授以深厚的學識和親身經歷解答了同學們的疑惑,,并以他獨特的人格魅力和執(zhí)著的學術精神為同學們樹立了榜樣,。
本次講座圓滿結束,北理工青年學子將加深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tǒng)一起來,,用當代的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努力成為“胸懷壯志,、時代擔當,、創(chuàng)新包容、明德精工”的北理人,,投身北京理工大學的“雙一流”建設當中,。
【主講人簡介】
劉書林,我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專業(yè)首位博士學位獲得者,,現(xiàn)任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高校德育研究中心第一,、二屆主任。現(xiàn)兼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組成員,;教育部《思想理論教育導刊》常務副總編,;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副會長;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常務理事,;中國青年研究會常務理事,。主持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先后獲北京市和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各一次,,獲清華大學“杰出人才”獎,,連續(xù)三次獲得清華大學研究生導師"良師益友"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