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先鋒入圍人物專訪】黃冬艷——青春無悔,人生無憾
發(fā)布日期:2012-12-11 閱讀次數(shù):
中國地圖上西南的一隅坐落著一個縣城,云南騰沖,。黃冬艷就是在這里度過了她大學之前的生活,,從祖國的邊陲一步步走到了祖國的心臟,,這條路是她挑著擔子賣菜走過的,。
喜歡賣菜,,可以自己交學費
黃冬艷的父母都是菜農(nóng),,一年四季都只在田地和市場里奔波,,于是她和弟弟的童年也只在這兩個地方度過,。不上課的時候,他們便和父母在田間勞動,,幫著父母除草,、施肥,干這些農(nóng)活都不是父母的硬性安排,,她只覺得是在履行一種責任,。黃冬艷很小就學會了賣菜。當她知道賣菜可以用家里的菜換到錢后,,她便喜歡上了賣菜,。上了小學六年,她也賣了六年菜,,幾乎每周都去,,總是一個人起得很早,用扁擔挑著去到菜市場里,,然后賣完了菜才回家,,賣菜的錢也不用交給父母,因為父母知道她不會隨意花掉每一分錢,。于是,,從賣菜那天黃冬艷便攢起了自己的學費。當時的菜很便宜,,她每次拿的菜也不是很多,,每天就能賣十塊錢左右,,但這在當時的小黃冬艷當時在眼里已經(jīng)很多了,。賣完了很多時候只舍得拿出一塊錢吃早飯,就這樣一元,、兩元,,一周、兩周,,她的學費就有了,。就這樣小學、初中的學費都是在黃冬艷交,,所以每次她的學費都是很大一疊鈔票,,五十元、二十元、十元,,五元的都有,,每次交學費,她的心里都十分自豪,,這是自己買菜掙來的?。∨菏菪〉纳硇?,背著扁擔,,挑著菜,無論酷暑還是嚴寒,,在市場占小小的一點點地方,,這菜一買就是一天,從一丁點一點點長到比扁擔高,,這樣的賣菜生活一直持續(xù)到她上了高二,,由于高中學習任務再沒有那么多時間去賣菜了。她周圍也有和她一般大的同學,,家里也是賣菜的,,可是他們覺得賣菜是件丟面子的事。而黃冬艷的想法則與他們相反,,她說:“我覺得這是件光榮的勞動,,因為從這種勞動中我學會了很多東西,特別是從菜場里接觸那些最底層的勞動人民身上,,他們的故事,,經(jīng)歷總感動著、激勵著我以后的每一步,。”
堅持和責任,,大學的主旋律
一個人選擇來北京念書,一個人拖著行李來到北京理工大學,。在這個人才濟濟的地方,,黃冬艷深深知道來自祖國邊疆的自己與別人會有差距,但同樣她也知道自己的樸實,、真誠,,學習的努力、踏實會縮小這種距離,。
她說:“學習,,不可不努力,盡管努力并不一定有收獲,。因為學習不僅是為了那份成績,,更重要的是在詮釋一種態(tài)度,。”就像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人們都只能記住耀眼的第一名,而不會記得第二名一樣的,,黃冬艷的成績也許并不耀眼但足夠優(yōu)秀,,因為她有值得讓她驕傲的學習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就是堅持,、努力與踏實,。認真的聽講,做筆記,,寫作業(yè),,總是在考前很多人找認真的黃冬艷借筆記,借作業(yè),。自習室是她下課后呆的時間最長的地方,,總是在自習樓快關(guān)門的時候才離開教室回到宿舍,而這時侯宿舍的同學也早已睡覺了,。這似乎是很簡單的生活,,但卻有很多人都無法做到,可黃冬艷很享受這種充實與平靜,,甚至成了一種習慣,。一直在堅持,希望這樣的努力能讓自己學好,,更希望自己的青春不是碌碌而過的,,而是充實與奮斗的。好幾次,,當期末成績排名出來的時候,,也會覺得失落難過,這時的迷茫與沮喪肯定會有的,,但是僅是一段心情,,當平靜下來,又會回到自己的生活軌道上,,努力并繼續(xù)著,。學習不僅為成績,而是在踐行她的一種人生態(tài)度,,分數(shù)排名很重要,,但并不能完全的衡量一個人的水品,,它們僅是一種標尺,。好幾次,宿舍里看電視劇的同學看到每天她的忙碌與努力實在忍不住問:為何要這樣努力呢,?這樣做沒有任何加分,、獎勵,?”她只是笑了笑,因為這樣做不是為了加分,,也得不到什么加分,,僅僅是不想讓自己的青春毫無意義的過去,讓自己的青春無悔,,人生無憾,!
付出就會有收獲 ,堅持不懈的努力,,黃冬艷得到了同學老師和學校的肯定,。2011-2012學年國家勵志獎學金;
2011-2012學年北京理工大學三等獎學金,;化工與環(huán)境學院“學習進步獎”,;2011年北京理工大學“自強不息”征文比賽一等獎; 2010-2011學年北京理工大學二等獎學金,;化工與環(huán)境學院“學習進步獎”,;
2009-2010學年北京理工大學三等獎學金。這一個個獎項見證著她的付出與努力,,也是她青春無悔,,人生無憾的最好證明!
黃冬艷不僅自己在學習上努力,,也盡自己所能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同學,。當同學向她請求幫助,她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們,,大二到大三期間,,每次考試前黃冬艷都會幫助班上的一位很特殊的同學復習考試,有時候雖然自己很忙,,但總也耐心的幫他補習功課,。她說:“我總覺得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而如果在這個時候有人愿意幫助自己將是一種莫大的慰藉,。”
選擇支教,,這是一種責任
從小艱苦生活的磨練讓她一直感動于幫助過她的人,也讓她想要成為這樣的人,,學習上刻苦努力的黃冬艷并沒有把學習看成一切,,而是努力鍛煉自己并去幫助別人。在2011年同參加北京理工大學“中美大學生貴州支教”暑期社會實踐,,她和外國友人,,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學生一起到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進行支教活動,。在活動期間黃冬艷擔任太平中學教區(qū)負責人,,負責教學及教學工作安排等,。她出色的組織能力和那顆火熱的心得到了大家的認同,2011年北京理工大學“中美大學生貴州支教”暑期社會實踐二等獎是這種認同的表現(xiàn),。對于這次活動,,黃冬艷說:“支教活動讓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到大山的那邊,,把我們的青春的愛傳遞給孩子們,,讓“甜美心境,高遠志向”的種子在他們心中萌芽,。”
在黃冬艷看來“勵志先鋒”是在踐行青春與責任的一些人,,他們不一定總會在光榮榜的第一個,不一定很耀眼,,但他們一定很優(yōu)秀,,他們總在堅持著一種樸素的青年熱情,懷揣真誠的青春理想,,他們的積極,、努力、向上的信念總作為一種榜樣的力量,,激勵身邊的人前進,。她,做到了,,并且,,在一步步做的更好。相信,,多年之后回首,,黃冬艷可以自信的說出她的信念:青春無悔,人生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