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機電學院支教團赴青海開展暑期社會實踐
發(fā)布日期:2015-09-07 供稿:“希望之路”青海支教團 攝影:“希望之路”青海支教團
編輯:機電學院 章濤 審核:楊瑞偉 閱讀次數(shù):
2015年7月13日至20日,由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本碩各年級專業(yè)的11名學生組成的“希望之路”支教團,,赴青海省湟中縣加汝爾小學,,開展為期8天的以科普支教為主要內容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這是機電學院連續(xù)第五年赴該校開展暑期支教活動,?;顒又荚诩ぐl(fā)學生們對科技強烈的好奇和對探索自然的渴望,以綿薄之力彌補西部教育不足的同時,,為孩子們帶去夢想的種子,,與科技相伴成長,,與夢想比翼高飛。團隊成員分別是許祥才,、王彭穎愷,、李鵬、趙曉磊,、任芮池,、湛月、余興鋒,、蔣成浩,、胡永煌、姚碩,、袁子淵,,由科普宣講團袁子淵擔任團長。支教課程體系由12門宣講課程,、6課時的素質拓展,、4課時動手實踐與1臺聯(lián)歡會組成。整體夏令營活動內容詳實,、形式多樣,,力求給加汝爾的孩子們帶來別樣的科技體驗,樹立科技之夢,。
7月13日下午,,實踐團在歷經近三十個小時的路程之后,終于抵達青海省湟中縣加汝爾小學,。一到學校,,顧不上一身疲憊,實踐團的成員們就開始打掃布置教室,,手繪夢想樹,,疊悄悄話留言盒,精心準備第二天課程的材料,。14日上午,,作為夏令營與同學們的第一次見面,實踐團精心準備了破冰之旅素質拓展活動,。之后開展的分組活動,,以小組制作隊徽、創(chuàng)作隊歌等方式,,讓同學們與實踐團成員們盡快熟識的同時,,鍛煉了同學們的團隊合作能力。14日下午,,實踐團成員們審慎地選擇了同學們均能動手操作的“吃不完的巧克力”,,以及有趣味性實驗的“火”作為夏令營首次與同學們見面的課程,。“吃不完的巧克力”以巧克力的無限吃法視頻開始,激發(fā)學生濃厚的興趣,,之后通過集體動手裁剪,,老師畫圖解釋,學生上臺拼接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風趣幽默的語言解釋了各個神奇現(xiàn)象背后的奧秘。“火”則憑借多個動手實驗和總結提問的方式得到了大家的積極響應,,讓同學們懂得了如何正確用火,。
開幕式上青海省湟中縣電視臺進行了全程錄制。來自智能機器人研究所的湛月為同學們帶來了主打課程“迎接機器人時代”,。通過視頻,、圖片展示了全世界各應用領域最先進的機器人,為大家暢想了未來機器人的生活,,同時介紹了一些機器人專業(yè)的基礎知識,,引導同學們正確認識利用機器人,用科技創(chuàng)造未來,。機器人拼接活動,,同學們按照第一天的分組在各組帶隊老師的提示下合作拼接組裝完成裝配說明書上的至少一種機器人。同學們耐心聽帶隊老師講解電機,、齒輪,、太陽能電池等基礎知識,提示裝配說明書上的組裝順序,,組內分工合作,,井然有序,。在兩個小時時間內,,同學們不僅出色完成了機器人的組裝任務,并在太陽下進行了機器人的試跑與比賽,,充分體驗了一次與科技的近距離接觸,。
在之后的支教課程中,實踐團成員為同學們帶來了音樂樂理與電子琴課程,,讓同學們在跳躍的音符中感受音樂的魅力,;飲料課程,讓同學們在了解飲料配置方法及動手配置的過程中,,正確辯證地認識飲料中的各個成分,;水火箭課程,為同學們講解了火箭的發(fā)展史,、火箭及水火箭的組成與運行原理,,并通過一個下午的小組動手制作水火箭和發(fā)射過程,,讓同學們進一步感受到火箭的威力與科技的力量;探索科技課程,,為同學們展示了未來世界可能的樣子及目前各領域最先進的科學技術,,讓同學們通過上臺體驗立體照片,觀看3D電影等親身參與的形式,,融入科技之中,,在展示先進科技的同時,又講述了濫用科技對自然的危害,;視錯覺課程則通過旋轉的舞者引出眼睛是如何欺騙我們的,,激發(fā)了同學們深入探索的興趣,并通過逐步引導與講解,、動手折紙等方式讓同學們真正明白眼見也不一定為實的原理,;正值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七十周年,實踐團精心安排了反法西斯的相關課程,,通過追憶那段艱苦的抗戰(zhàn)歷史,,讓同學們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熱愛和平,,壯大祖國;五子棋課程是實踐團創(chuàng)新的棋類益智課程,,通過簡單普及的五子棋,,講述下棋方式中的大智慧,讓每個同學都參與其中感受動腦的快樂,;尋槍作為紅色經典課程,,為同學們生動風趣地講述了槍的發(fā)展史及發(fā)射原理,展示了最先進的槍械科技,,同時為同學們介紹了北京理工大學的槍王朵英賢院士,,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反響。
在這七天的支教過程中,,實踐團不僅精心安排了科普課程,,還特意安排了有針對性的素質拓展活動。通過小組填寫特長九宮格及相互夸獎同學最棒增強了孩子們的自信心,,正確引導同學們培養(yǎng)興趣愛好,、熱愛生活;通過比賽小組最短時間完成紙飛機折疊任務,,培養(yǎng)了同學們團隊合作的意識,,形成集體榮譽感,明白互幫互助與協(xié)作的重要性,;通過深入每個同學的家中促膝長談進行家訪,,充分了解了每個同學的家庭狀況,,并針對性的給予關懷和鼓勵,讓孩子們樹立遠大的理想,,正確認識并克服生活中的困難,;通過放學后與同學們一起玩游戲、寫暑期作業(yè),,增進了與孩子們的交流,,與孩子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定程度上幫助了孩子們的學習,;通過排練晚會,,充分發(fā)揮了同學們的特長,通過孩子們自己出節(jié)目,、自己主持,、集體排練,實踐團成員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們的活潑,、韌性,、堅持與多才多藝。
7月20日,,“希望之路”主題的青海暑期實踐活動閉營儀式如期舉行,,這次暑期實踐科普之行也取得圓滿的成功。實踐團通過上課講解,、素質拓展,、動手制作、觀看視頻家訪溝通,、社會調研等多種形式完成了加汝爾小學的科普支教,、教育狀況調研等任務。實踐團員紛紛表示,,此次青海之行與二十多個純真的孩子們共度的七天將會成為一生難忘的經歷,,孩子們七天來從羞赧內秀到大方踴躍的轉變也是我們最大的成就,實踐團將北京理工大學“德以明理,,學以精工”的校訓精神傳遞給了青海加汝爾小學的同學們,,希望在他們心中種下科技的種子,,與夢想比翼高飛,。
部分媒體對實踐活動宣傳鏈接:
http://www.cutv.com/v2/2015-7-20/G15fgffhjgjimioomollv6.shtml
http://news.xntv.tv/x/2015-07-21/41682.html
http://www.qhbtv.com/gbw/zuixindongtai/2015-07-12/215138.html
http://e.163.com/docs/10/2015071121/AU98QJ8E9001QJ8F.html#smartPage_keyword
http://roll.sohu.com/20150711/n416604908.shtml
http://my.tv.sohu.com/us/63295885/286406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