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味道”,,讓大學英語華麗變“金課”
——【人才培養(yǎng)系列報道】北理工學術用途英語課程建設紀實
發(fā)布日期:2018-10-22 供稿:黨委宣傳部 王征、趙琳,、王朝陽 攝影:黨委宣傳部 郭強,、外國語學院
編輯:趙琳 審核:藺偉、楊暉 閱讀次數(shù):
團隊老師在集體備課
“到了研究生階段,,我發(fā)現(xiàn)自己閱讀英文文獻的效率還不錯,撰寫英文學術論文也得心應手,,做全英文的課題匯報交流也比較流暢,,回想起來,我們大學一二年級的時候上的‘與眾不同’的大學英語,,對我現(xiàn)在的研究生學習研究很有幫助,!” 已經(jīng)是一名研究生的徐特立英才班2013級學生張海鳴,,每每在學習中使用英文開展研究學習,總不免想起幾年前自己上過的全新模式的“大學英語”,。而張海鳴和他的小伙伴們正是北理工“學術用途英語”的首批授課對象,。
5年時光,在北理工,,大學英語這門大學中最常見的課程,,從“通用”轉(zhuǎn)向“學術用途”,華麗變身,,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yè)志趣,,成為一門有深度、有難度,、有挑戰(zhàn)度的“金課”,,讓學生受益匪淺,為培養(yǎng)一流人才提供有力支撐,。
“從通用英語向?qū)W術英語轉(zhuǎn)變,,發(fā)生在國家大學英語改革大背景下,是全體外語人的集體智慧和共同努力的成果,,我們的團隊走在了前面,。努力要把英語教學變成學校‘雙一流’建設的助推劑,,這樣的教改,,學院必須不遺余力地支持!”學院黨委書記楊暉代表學院領導班子明確表態(tài),。為支持課程改革學院多次召開黨政聯(lián)席會,,想辦法從現(xiàn)有的辦學資源中挖潛優(yōu)化,為教改團隊提供專門的場地和資金保障,,成立學術英語教學研究中心,,支持教師參加學術交流,提供出國深造機會,,并在職稱評聘,、教學科研立項等方面給與傾斜。學院黨委通過加強系務會建設,,鼓勵支持大英黨支部成員在團隊中勇挑重擔,,攻堅克難,并通過支部間的研討交流,,將教改成果深入推廣,,輻射全院。
在這創(chuàng)新探索的背后,外國語學院葉云屏教授及教學團隊,,用不懈的奮斗,,寫下了北理工人建功立業(yè)新時代的精彩一筆。2017年,,北京理工大學“本碩博一體化培養(yǎng)模式下的學術用途英語課程建設”榮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為大學英語插上“學術”的翅膀
“我承擔一個班的課程并不能解決問題。英語課程需要大改,!”
2013年3月,,學校要為即將招生的“徐特立英才班”重新設計“本碩博連讀貫通培養(yǎng)模式”下的英語課程,使之符合拔尖創(chuàng)人才培養(yǎng)的整體目標,,時間緊任務重,,選擇任課教師一時不盡如人意,當外國語學院的領導找到外國語言文學碩士點專門用途英語研究方向負責人葉云屏教授的時候,,她給出了上面這句擲地有聲的答案,。
伴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大學的國際化程度和人才培養(yǎng)標準的不斷提升,,大學生群體對于英語學習的需求,,早已不是停留在日常生活交流層次上,能夠熟練的使用英語進行研究學習,,是世界一流人才的必備能力,。然而,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在課程設置,、管理模式,、教學方向等方面,遠遠不能滿足這樣的要求,,這也成為國內(nèi)大學英語教學之惑,。
作為國內(nèi)最早從事學術用途英語領域研究與教學的學者之一,北京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葉云屏教授帶領教學團隊,,用一場歷時五年的“大學英語之變”,,推動大學英語從“通用”到“學術”,為培養(yǎng)一流人才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通用英語主要是指人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使用的英語,,而不是在專業(yè)領域或?qū)W術情境下使用的英語,其內(nèi)容與學術研究和專業(yè)學習無關,,體裁,、修辭結構和表達形式不一定符合國際規(guī)范,這是通用英語最明顯的局限性,。而學術英語聽說讀寫的內(nèi)容都有一定的專業(yè)性和學術性,。”葉云屏是這樣談及通用英語和學術英語的區(qū)別的。
正是為英語插上“學術”的翅膀,,北理工的英語課堂悄然發(fā)生變化?!耙蚤喿x為例,,通用英語教學材料注重趣味性、通俗性和可讀性,,如名人軼事,、散文雜談、報刊文章,、名勝古跡,、小說節(jié)選等,文章長度最好在一千字以內(nèi),,以便老師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能夠逐字逐句把文章給學生解釋清楚,。而學術英語都是挑選具備學術英語特點的真實材料作為教學材料,最典型的材料是學術期刊上的論文,?!蓖鈬Z學院英語教師張劍這樣介紹道。
學生在小組討論閱讀材料
除了重視利用專業(yè)文獻作為教學內(nèi)容外,,北理工學術用途英語教學還在課堂上采用小組活動和“同伴輔導”教學方式,,強化課堂的互動性,將發(fā)展交際能力的原則貫穿課堂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外國語學院閆鵬飛老師分享了自己的教學實例:“為了讓學生掌握‘Problem-solution’(解決問題)這一宏觀結構模式或思維圖式,,我們選擇能源危機這一專業(yè)領域作為教學內(nèi)容,在學生閱讀一篇數(shù)千字專業(yè)文章前,,我們將學生分成小組,,討論思考解決能源問題的途徑,每當學生提出一種解決方案,,教師就引導他們分析其中的缺點,,讓學生再提出另一個解決方案,如此反復,,直到提出一個最佳解決方案,。當然,這些討論和交流都是全英文的,?!?/p>
除此之外,北理工的學術用途英語課程,,也轉(zhuǎn)變了考核理念,,突出以考促學,考試內(nèi)容涵蓋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既有平時測驗,,也有期末考試,,將過程評估和終結評估結合起來綜合評價,并要求學生將課程所學與自己的專業(yè)學習緊密結合,。嚴格而科學的考核,,讓學生們體會到從“不輕松,痛并快樂著”到“收獲頗多”,。
2013級徐特立學院學生豐致鵬對考核作業(yè)中的英語大作文寫作感受深刻:“我們寫作訓練貫穿了整個學期,,在結合自己的專業(yè),學寫文獻的system(體系)與process(過程)部分時,,我需要用盡可能準確的詞匯去描述‘基于擴頻通信技術的無線電測距過程’,,這讓我鉆研了半天,表達測距過程的專業(yè)英文詞匯非常多,需要反復查詞典,,而且科學過程除了用英文描述清楚,還得讓讀者能理解,,所以我仿照書上進行了比喻,比如書上是把current(電流) 比作liquid(液體),,我就把signal(信號)比作traveler(旅行者),,從而能夠比較形象地解釋科學的過程?!?/p>
從2013到2018,,五年間,一場打破思維定勢,,采用以“用途”為導向的“學術用途英語”使得北理工的英語教學實現(xiàn)了六個轉(zhuǎn)變:從“通用”到“學術用途”,;從“英語知識學習與應試”到“用英語讀寫專業(yè)文獻和學術交流”;從“詞,、句層面”到“語篇,、語類層面”;從“簡易讀物”到“與學生專業(yè)相關的真實學術語篇”,;從“教師講授,、學生學習”到“教師引導、學生實踐”,;從“以考試為主”到“綜合多種評價方法”,。
2016年11月,由“中國學術英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上海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復旦大學蔡基剛教授為組長的專家組認為北理工學術用途英語課程“理念新穎,實施科學,,在全國同類教改研究中處于領先水平,?!?/p>
學術用途英語改革,不是“精彩瞬間”
學術用途英語教材
從“通用”到“學術”的變革,,并不是一兩堂課上的精彩瞬間,,北理工的學術用途英語教學改革是一次大學英語教學體系的重新構建?!拔覀兘?jīng)過了十幾年的研究和準備,,心里有了路線圖,等機會出現(xiàn)時,,可以說課程設計幾乎是一氣呵成的!”在葉云屏教授心中,,學術英語課程體系建設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精心構思和設計,,確保教學目標的循序漸進和教材的體系化建設,。
北理工學術用途英語課程一共16個學分,學生在大學前四個學期完成四個階段的學習,?!罢n程第一學期的首要任務是幫助學生實現(xiàn)從中學到大學的英語學習理念和學習方法的轉(zhuǎn)變,材料多為科技新聞報道,;第二學期則加大真實語料的輸入,,幫助學生克服閱讀長文章的恐懼心理,教學重點是語篇層面,,閱讀材料多為熱門科技領域的通俗化學術文章,;第三學期引入專業(yè)基礎課程原版教材章節(jié)、專著和技術報告,;第四學期則開展與學術能力緊密相關的閱讀與寫作教學,,學習學術論文寫作的研究語類,撰寫立項申請書,、研究計劃,、實驗報告等?!蓖鈬Z學院沈莉霞老師介紹道,。
建設學術用途英語的教學體系,教材編寫是關鍵,。葉云屏教授帶領團隊也把教材建設作為教改的突破口,,并且充分堅持“相關性、真實性,、典型性”原則,?!拔覀兙帉懙慕滩模耆怀龅氖菍W術用途,,編寫的文章不僅與學校專業(yè)特色密切結合,,還積極采用原版期刊文章、原版報告,、論文和教材,,必須呈現(xiàn)學生需要掌握的、各種學術語篇中常用語言的各層面特征,?!蓖鈬Z學院楊敏老師如是說。
除了“三原則”外,,每一堂課的教學材料,,必須具備該堂課教學目標中有關學術英語的特點,同時能為課堂教學活動提供支持,。外國語學院張劍老師介紹說:“為了強化訓練文獻綜述閱讀與寫作技能,,教材編寫就要選擇文獻綜述語言特征最為明顯的文章。但在專業(yè)內(nèi)容上還要考慮低年級學生接受程度,。為此,,我們?yōu)g覽了ScienceDirect.com上的數(shù)十種期刊,閱讀了Exploring Engineering: An Introduction to Engineering and Design(《工程與設計導論》),,Engineering Fundamentals: An Introduction to Engineering(《工程原理》),,Automotive Engineering: Powertrain, Chassis System and Vehicle Body(《車輛工程》)等英語原版教材與專著,經(jīng)過數(shù)十次篩選,,才選出了理想的材料,。另外,為了尋找講述研究課題音像資料,,我們從BBC和VOA的節(jié)目中大海撈針,,找到專門采訪科學家的節(jié)目??梢哉f每一個詞句的篩選,,背后都凝結著課題組教師反復的思考和無數(shù)次修修改改的心血?!?/p>
從2013年到2016年,,團隊編寫了與課程體系緊密配套的《理工專業(yè)通用學術英語》系列教材,包括基礎篇,、提升篇,、拓展篇和應用篇共計230萬字,還編輯講座,、講課,、報告,、訪談和科技新聞等配套教學音像材料4套。
值得一提的是,,學術通途英語在課程建設中,,還將思想品德、心理素質(zhì)教育和人文素養(yǎng)的培育融入其中,,很好地體現(xiàn)了課程思政的要求,。“我在第一個學期,,給學生設計了一整個單元的課程,,討論‘成功的科技工作者具備哪些素質(zhì)’‘為什么科學研究中誠信最為重要’‘科學倫理是什么’……這樣不僅將學術英語教育與學術素養(yǎng)、學術品德教育融為一體,,也讓學生從對語言層面的關注轉(zhuǎn)移到對內(nèi)容的關注,。” 外國語學院張劍老師繼續(xù)補充介紹道,。
2013級徐特立學院張滋林對此頗有感觸:“我們的閱讀材料內(nèi)容發(fā)人深省、觸動心弦,,閱讀后我們更加對科學研究懷有嚴謹和敬畏之心,,并且在每一次的寫作中,老師都強調(diào)學術誠信,,這讓我們不僅獲得了語言層面的提高,,更是在品德方面,有了進一步思想的升華,?!?/p>
白手起家,建功立業(yè)形成“向心力”
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就要培養(yǎng)一流的人才,。北理工學術用途英語課程改革取得成績的背后,離不開一群奮斗的北理工人,,他們聚焦一流人才培養(yǎng),,在新時代建功立業(yè)。
2012年11月19日,,北京理工大學召開人才培養(yǎng)工作大會,,制定了《關于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若干意見》。2013年4月,,學校正式啟動實施“明精計劃”,,并成立“徐特立學院”,當年開始招收第一屆“徐特立英才班”,,學校明確提出大學英語課程必須要按照拔尖創(chuàng)人才培養(yǎng)目標進行課程設計,。設計全新的課程,,時間緊任務重,應者寥寥,。當學院分管領導聯(lián)系到葉云屏時,,才有了那句“課程需要大改”的“意外”回答。
“雖然,,我入校后就進入英語專業(yè)教研室工作,,但我很了解公共英語課程教學中的問題和需求?!?987年,,葉云屏碩士畢業(yè)分配到北理工工作,成為外語系第一個有碩士學位的英語教師,?!爱敃r,很多理工科的研究生,,請我給他們的英語論文挑挑語言上的問題,,我發(fā)現(xiàn)這些論文里的英文表達大多比較‘弱’?!闭菑哪菚r起,,葉云屏就立足北理工,將科技英語文體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后來又拓展為專門用途英語和學術用途英語,,她也成為了國內(nèi)最早從事該領域研究與教學的學者之一。2011年,,她建立的“專門用途英語”研究方向,,也使北理工成為國內(nèi)最早有該研究方向的學校之一。經(jīng)過長期的耕耘,,葉云屏繁重教學任務之余,,每年平均發(fā)表教學科研論文2到3篇,部分成為熱點論文,,她也受邀擔任“中國學術英語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2012年6月,葉云屏還申請參加了美國俄勒岡大學語言研究所主辦的專門用途英語最佳實踐培訓項目,,兩個半月時間,,她與國外同領域?qū)<疫M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討論,這也讓葉云屏對學術用途英語課程建設有了清晰的思路,。2013年,,徐特立英才班英語課程建設任務,給了葉云屏一個將理想變?yōu)楝F(xiàn)實的好機會,。
面對挑戰(zhàn),,葉云屏一切從零開始,。沒有教學大綱,沒有合適教材,,更沒有師資隊伍,,學術用途英語教學團隊最初的幾位成員除了學院專門用途英語研究方向的幾位研究生導師外,就主要是承擔徐特立英才班英語教學任務的八位老師,。后來,,由于課程教學效果良好,2015年,,教務處又將該課程在宇航,、機械、信息和自動化四個學院的全體新生中推廣,,一時間,,教學力量捉襟見肘,迫切需要更多的教師加入其中,。
令人感動的是,,本來已準備提前退休的周蘭、吳業(yè)軍兩位老師,,聞訊后決定推遲退休,,留下來迎接新挑戰(zhàn),為青年教師的業(yè)務轉(zhuǎn)型樹立了好榜樣,。目前,學術用途英語的教師隊伍已經(jīng)逐漸增加到30多名,。
談及為何要加入學術用途英語教學團隊,,教師楊敏說:“2012年,我在美國的波士頓地區(qū)訪學,,在向一些中國留學生了解情況時,,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國內(nèi)的大學英語對他們在國外研究學習幫助不大,這讓我很慚愧,,但也讓我思考怎樣才能真正讓學生達到其從事學術研究所需要的英語水平,。回國后,,正好遇到學校啟動‘明精計劃’,,我就積極加入了學術英語教學團隊。作為團隊的首批成員,,我參與了全部教材的編寫和修訂,,在葉老師的指導下,不僅提高了自身教學水平,,也找到了工作定位和職業(yè)發(fā)展方向,?!?/p>
如今,這支隊伍仍在不斷茁壯成長,?!拔覀冨噙x骨干,通過參加國內(nèi)外研修班和學術會議,、組織專題研討,、集體編寫講義、設計教學活動,、集體備課,、全程聽課等方式培養(yǎng)青年骨干。同時成立學術英語教學研究中心,,擴大和培養(yǎng)教師隊伍,,通過專題講座、校內(nèi)外強化培訓,、定期研討等方式,,使30多名大學英語教師成功實現(xiàn)向?qū)W術英語教學的轉(zhuǎn)型。很多青年教師有了明確的教學研究方向,,獲得出國深造機會或教學科研立項,,或在教學比賽中脫穎而出?!比~云屏自豪地介紹道,。作為團隊主要成員的閆鵬飛,就獲得了“北京理工大學迪文優(yōu)秀教師獎”一等獎,。
對教書育人的執(zhí)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用奮斗寫下北理工人新時代建功立業(yè)的精彩華章,。大學英語,,這門最普通不過的大學課程,在北理工“插上了學術的翅膀”,,振翅高飛,,成為一門服務一流人才培養(yǎng)的“金課”,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