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首次開展“青年教師學術啟動計劃”結題報告會
發(fā)布日期:2017-11-10 供稿:黨委宣傳部馬瑤 攝影:人事處
編輯:馬瑤 審核:閻艷,、王征 閱讀次數(shù):“同意結題,!” 伴隨著自動化學院院長、結題專家組組長夏元清教授干脆的話語,,一場結題報告會在輕松的氛圍與熱情的研討中順利結束,。
11月8日,在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樓5層會議室,,2014年“青年教師學術啟動計劃”入選者結題報告會在這里舉行,,這是該計劃實施以來,首次舉辦結題報告會,。來自自動化學院的青年教師王亮,、毛雪飛依次集合自己的研究工作作了報告,共20余名師生參加報告會,。
“青年教師學術啟動計劃”是我校為加快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步伐,,全面深化落實“人才強校”戰(zhàn)略的有力舉措,。自2014年開始實施,,項目周期3年,當年共有24名教師得到該計劃的資助,。經過3年培養(yǎng)發(fā)展,,這些教師在各自研究領域均取得研究進展。
在此基礎上,,學校結合前期調研及召開青年教師座談會反饋情況,,針對青年教師關于交流學術、了解其他學科和專家指導等需求,,決定立足“青年教師學術啟動計劃”創(chuàng)新結題形式,,開放評價內容,搭建學術交流平臺,,首批結題驗收將于11月8日至12月15日舉辦,,歡迎全校師生參與。
報告會現(xiàn)場
交流紐帶:從書面報告到公開“亮相”
在此次結題報告會之前,,“青年教師學術啟動計劃”項目結題都是采用申請人遞交結題書面報告,,由評審專家審核的形式,但是這種關起門來評審的方式,,不利于項目申請人與專家之間,、校內同行之間的交流。針對這一問題,,作為這一計劃的實施部門,,人事處于2017年開始實施公開答辯的結題形式,,旨在有效解決“閉門造車”的弊端,通過提前制作宣傳海報,、發(fā)布報告信息,開放結題報告會,,歡迎來自校內外各專業(yè)的師生來聆聽報告,。
在首場結題報告會上,青年教師王亮作了《風電場次同步諧振抑制方法的研究》的報告,,對研究背景,、研究內容、已取得成果及下一步的工作計劃作了闡述,。青年教師毛雪飛作了《金屬管道渦流場的解析解及其在無損檢測中的應用》的報告,,對項目階段性成果、經費使用情況,、工作展望作了說明,。與會師生圍繞報告內容展開熱烈的研討,專家對報告內容作出充分的肯定,,并結合自身專業(yè)特長對研究項目作了進一步指導,。
“報告人都是我同事,平時我們各自忙于自己的工作,,很少有機會聚在一起集中研討,。舉辦結題報告會使我有機會了解他們的工作,對我們本身也是一次學習,、交流的機會,,”自動化學院長聘副教授沙德尚說。
思想碰撞,,繁榮學術氛圍
北理工校長胡海巖曾指出,,“世界一流大學應當是一流學者組成的學術共同體”。這次結題公開報告會的實施,,也搭建了學術交流平臺,,推動思想碰撞,進一步繁榮學術氛圍,,實現(xiàn)教師隊伍的“以老帶新”,,激發(fā)教師群體的內生動力,形成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流的學術氛圍,。
“老師們平時在一起,工作都比較繁忙,,特別需要這種比較正式的學術交流和業(yè)務指導,,這對我們青年教師的成長很有促進,,所得到的反饋對我今后的研究特別有益?!蓖趿琳f,。
通過結題報告的形式,青年教師將科研亮點加以展示,,這也是學校積極推動將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顯示度的學術成果作為評價教師科研工作的重要依據的嘗試,,扭轉將學術研究過分指標化的傾向,實現(xiàn)由“關注項目經費,、論文數(shù)量”到“更加關注水平和貢獻”的轉變,,將考評的“話語權”交給業(yè)內專家、同行,,其考評結果接受校內師生的檢驗,,成為學校營造和諧互信學術氛圍的有力舉措。
“今天,,歷時三年的研究項目以報告會的形式得以展示,,學院的領導、同行,、同事都來了,,讓我覺得很有儀式感,也感到了學校,、學院對我們青年老師成長的關心與重視,。我覺得這是個非常好的方式,希望學校能夠把這個方式保持下去,、發(fā)展下去,。” 青年教師毛雪飛說,。
“結題報告展示了學校青年教師的風采和學術成果,,給予青年教師前進的動力,將科研工作朝著更高更好的方向發(fā)展,。此外,,實現(xiàn)了校內學術資源的流通,活躍學術氛圍,,非常有意義,。”夏元清說,。
交流是加強理解信任的基礎,。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梅宏曾談到:“學校的發(fā)展基于教師間的互信與互助,學校會致力于營造和諧互信的學術氛圍”,。
未來,,結題報告會的工作模式,,將進一步邀請更多來自不同專業(yè)的師生參與其中,關注身邊北理工人的研究領域及進展,,將有力的促進教師間之間的相互了解,,促進校內合作,從而服務于學科交叉融合發(fā)展,。今后學校也將會推動在其它科研項目的結題中,,積極采用公開答辯的形式。
激發(fā)活力,,深化高校人才發(fā)展改革
中共中央《關于深化人才發(fā)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簡稱《意見》)提出,要“建立評價責任和信譽制度”,。據了解,,”青年教師學術啟動計劃”實施結題報告會模式就是我校落實《意見》和教育部《關于深化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等相關文件精神的要求,旨在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破除束縛學校教師發(fā)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激發(fā)教師科研及創(chuàng)新活力。
教師的成長與發(fā)展不應“獨善其身”,,舉辦公開報告會就是學校充分發(fā)揮考核評價的鑒定,、指導、激勵,、教育等綜合功能,,培養(yǎng)青年教師的有力舉措。另一方面,,學校還建立了考核評價結果分級反饋長效機制,,注重將考核評價結果與教師及時溝通和反饋,科學分析教師在考核評價中體現(xiàn)出來的優(yōu)勢與不足,,根據教師現(xiàn)有表現(xiàn)與職業(yè)發(fā)展目標的差距,,以及影響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因素,制訂教師培養(yǎng)培訓計劃,,提供相應的幫助和指引,,為人才成長夯實基礎。
“同行老師對項目的指導使我深受啟發(fā),,使我認識到存在的不足及改進的方向,,這有助于我克服自身認識的局限性,促進項目的完善及今后科研工作的開展,,” 毛雪飛表示,。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培養(yǎng)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zhàn)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chuàng)新團隊”,。加強教師間的溝通交流,、互助互信,有助于釋放其成長活力,,從而凝聚,、構建出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強大“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