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垂今 先賢勵后》——胡海巖校長撰文悼念徐更光院士
發(fā)布日期:2015-01-12 供稿:胡海巖 編輯:新聞中心 王征 閱讀次數(shù):
2015年1月7日,,我國爆炸科學與技術領域的開拓者徐更光院士離開了我們。噩耗傳來之時,,我正出席重要會議,,腦中頓時一片空白,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幾天來,,徐老的音容笑貌不時閃現(xiàn)在腦海中,給我?guī)砩畛恋幕貞洝?/span>
2007年8月,,我調任北京理工大學校長,。來校第一周,我到徐老的辦公室去拜訪他,。徐老雖已白發(fā)蒼蒼,,但精神矍鑠,談鋒頗健,。從那時起,,徐老特有的風格和魅力就深深刻在了我的心里?;貞浧鹋c徐老的交往,,猶恍如昨日。追憶往昔,,幽思長存,,徐老一生執(zhí)著追求、淡泊名利,,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一、一生探索創(chuàng)新,,天工人巧日爭新
徐老的一生,,是探索未知的一生、是開拓創(chuàng)新的一生,。在長達60多年的學術生涯中,,他一直倡導走技術創(chuàng)新之路,通過創(chuàng)新解決難題,,完成了多項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研究,,引領了我國爆炸科學與技術的發(fā)展。他領銜研制的多種炸藥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尤其是海薩爾炸藥被廣泛應用于我軍各個軍兵種的多種彈藥,,顯著提升了武器的作戰(zhàn)效益。他因此而多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在我校歷史上首次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在我國爆炸科學與技術研究領域,,徐老堪稱一代宗師、學界泰斗,。
難能可貴的是,,徐老在年逾古稀之年,依然對學術創(chuàng)新充滿熱情,。2007年12月,,我當選院士后不久遇到徐老。他熱情地拉著我的手向我祝賀,,接著就勉勵我要繼續(xù)攀登科學技術高峰,,并且建議我從事爆炸力學方面的研究。我說自己已過中年,,忙于學校管理工作,很難再啟動新的科學研究,,更不可能有大的作為,。他笑著說,我都快80歲了還在思考新問題,,你那么年輕可不能守舊啊,。
幾個月后我們相遇,徐老再次建議我從事與爆炸相關的力學研究,。他說,,爆炸既是十分重要的工程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科學問題,。你擅長動力學方面的基礎研究,,應該關注爆炸所涉及的科學問題,包括宇宙起源等重大科學問題,。此后,,他又多次建議我關注炸藥能量輸出結構與目標動力學響應研究。
在徐老的一次次鼓勵和督促下,,我開始學習兵器科學與技術方面的知識,,然后組織學校內從事爆炸力學、固體力學,、計算力學,、材料學等領域的優(yōu)秀中青年學者,從波的傳播和控制角度研究復雜介質/結構的動態(tài)力學行為,。2012年,,我們成功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項目資助,探索幾個學科間的交叉融合,、協(xié)同創(chuàng)新,。經(jīng)過近幾年的努力,,群體的研究成效逐步顯現(xiàn)。這讓我們深切感懷徐老的敏銳科學眼光和創(chuàng)新意識,。
二,、一生求真務實,君子強學而力行
徐老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是求實奮進的一生。他一貫倡導和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致力于解決我國武器裝備發(fā)展中提出的爆炸科學與技術問題,,尤其是來自實踐的難題。一方面,,他在炸藥研究中高度重視配方和裝藥工藝的綜合設計,,經(jīng)常在工廠一住就是幾個月,到生產(chǎn)第一線去發(fā)現(xiàn)問題,,攻堅克難,,直到最終解決問題。另一方面,,他具有很高的科學素養(yǎng),、理論基礎寬厚,重視從工程實際中提煉科學問題,,將研究結果提升到工程理論,,進而指導工程實踐。因此,,他所發(fā)明的每一種炸藥,、每一種技術都最終成為產(chǎn)品,成功裝備軍隊,。
近年來,,不論是在學校召開的學科與人才隊伍建設的研討會,還是我向徐老個別征求對學校發(fā)展的意見,,他都強調在科學研究中必須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他八十歲高齡那年,他還專門到我辦公室商談,,學校應如何與兵器行業(yè)的企業(yè)合作,,推動產(chǎn)學研用相結合,把最新研究成果變?yōu)橥苿訃揽萍歼M步的產(chǎn)品,。
徐老一貫強調嚴謹治學,、求真務實。2008年春季,,他專門約我談學風建設問題并反映個別學者學風浮躁,。那天他帶著一大包材料,,包括多年前的工作筆記,逐段逐字,、細致詳實地向我介紹情況,。在他看來,學術道德是每一名學者所應嚴格遵循的底線,,純潔的學術環(huán)境容不得摻進哪怕半粒沙子,;學風教風是一所大學教書育人的立校之本,同樣容不得任何浮躁和虛假,。徐老堅守嚴謹治學的學者良知,,弘揚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正所謂“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為我們樹立了學術研究的不朽楷模。
三,、一生愛國奉獻,,只留清氣滿乾坤
徐老的一生,是熱愛祖國的一生,、是無私奉獻的一生。2012年在學校舉辦的徐更光院士學術研究座談會暨八十華誕慶典上,,他曾這樣回顧自己六十年投身國防科技事業(yè)的生涯:“我不是從一開始就有學習國防科技的夢想,,也不是從一開始就想到要走研究爆炸技術的道路。與其說是個人選擇這條道路,,倒不如說是時代把我推上這個充滿責任感的舞臺,。”他對祖國飽含熱愛,對國防科技事業(yè)滿腔熱血,,以強烈的事業(yè)心,、責任感和使命感,將自己長期積累的學識,、經(jīng)驗,、成果奉獻給了國防科技事業(yè)。
60多年來,,徐老始終帶著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去學習、去工作,,為我國兵器科學與技術的發(fā)展傾注了全部心血,。他在擔任我校力學工程系系主任期間,高度重視學科建設的核心作用,,為我校創(chuàng)立爆炸理論與應用,、彈藥工程等國家重點學科,,以及創(chuàng)建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作出了杰出貢獻。他作為我國兵器科技資深專家,,高度重視科技咨詢工作,,所提出的“關于金屬化炸藥的研究、發(fā)展和應用”,,“關于高能炸藥發(fā)展,、應用與技術創(chuàng)新”,“高能炸藥及裝藥的技術繼承與工程化示范”等研究報告,,成為國家制定兵器科技發(fā)展規(guī)劃的重要參考,。
年過八旬之后,徐老的身體狀況開始變差,,但他依然對事業(yè)執(zhí)著如初,。近幾年,我們經(jīng)??吹剿朔刂乩щy,,坐著輪椅參加學術會議和學校的活動,為學校發(fā)展建言獻策,,為他熱愛的國防科技事業(yè)奉獻余暉,。一個多月前,他因病入住北京阜外醫(yī)院,,仍念念不忘工作,。在他病重期間,我和機電學院領導去醫(yī)院探望他,。醫(yī)院的領導和醫(yī)療專家都深情地告訴我們,,盡管徐老的病痛不斷加劇,但他只要蘇醒過來,,就要思考學術問題,,就要談工作,直到用盡了最后的一絲精力,,讓人不禁心如刀絞,、哽咽難言。
臨風追懷,,曷勝恫然,。徐老的逝世是我國科技界、教育界的重大損失,!是北京理工大學的重大損失,!徐老的一生充滿了一位學者對國家的責任、對真理的追求,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將激勵我們永遠前行,!
徐老名垂千古!吾輩更當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