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大講堂】第234期:超滑研究進展
講座題目:超滑研究進展
主 講 人:雒建斌
時 間:2019年9月11日15:00
地 點: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樓101
主辦單位:機械與車輛學院 ??茀f
報名方式:
http://dekt.bit.edu.cn/portal/CourseView.jsp?course_id=413349866899 (第二課堂)
主講人簡介:
雒建斌,中國科學院院士,、摩擦學專家,。1999年獲杰出青年基金資助,2002年被聘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F任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名譽院長,;兼任國際摩擦學理事會執(zhí)委,全球工學院長委員會(GEDC)執(zhí)委,;曾擔任國際機構學與機器科學聯合會(IFToMM)摩擦學技術委員會主席,,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主任,,兩屆973項目首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儀器專項,、重大項目和創(chuàng)新群體項目負責人,;先后擔任9個國內外學術刊物的主編、副主編或編委,。
長期從事納米摩擦學研究和納米制造研究,。獲國家技術發(fā)明三等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12項;并作為首位中國人獲得2013年美國潤滑工程師學會(STLE)最高獎-國際獎和中國摩擦學最高成就獎,。作為第一作者出版英文專著1部,,參編英文論著1部,翻譯英文專著1本,;發(fā)表論文500余篇,,其中SCI收錄300余篇;獲發(fā)明專利授權70余件,。在國際會議上做會議報告(Plenary和Keynote)30余次,。
報告簡介:
物體之間的摩擦是人類歷史上一直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性之一。當今,,全世界約1/3的一次性能源由摩擦過程消耗,;工業(yè)發(fā)達國家因摩擦磨損造成的損失高達GDP的5%-7%。現代制造領域呈現出超精密化和微型化趨勢,,由于比表面積的增大,,界面摩擦成為一個決定性的因素。超滑狀態(tài)的實現(滑動摩擦系數比常規(guī)潤滑狀態(tài)小1~2個數量級,,即為0.001量級或更低的潤滑狀態(tài))是解決上當今世界能源危機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
課題組近年來分別在液體和固體超滑領域開展了大量研究,發(fā)現了新型的液體超滑體系并取得重要進展,。摩擦系數低至0.003~0.0005,,接觸表面幾乎無磨損,提出了超滑模型,。在固體超滑方面,,建立了石墨烯微球摩擦學體系,發(fā)現了石墨烯多體接觸狀態(tài)下的超滑現象,,為2D材料超滑研究開辟了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