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院“博約學術論壇”系列報告 第 165 期(2018年第 25期)
題目: 類比量子效應的集成光子器件的設計
報告人:鄒長鈴 副研究員(中國科技大學)
時 間:2018年10月19日(周五)上午9:30
地 點:北京理工大學中心教學樓610
摘要:
在集成光學芯片上,,光被束縛在波長量級的固態(tài)波導中,,因此尺寸小、可擴展,、穩(wěn)定并且能耗低,。然而,在集成芯片的波導內(nèi)的光的傳輸和控制與空間光學器件的原理非常不一樣,。例如,,集成光學分束器通常有兩個相互靠近的單模波導組成,由光在兩根波導之間隧穿實現(xiàn)能量的傳輸,。因此,,集成光學芯片需要新的元件設計思路。最近,,人們發(fā)現(xiàn)光在波導的傳播演化可以直接類比量子態(tài)的演化,,也即麥克斯韋方程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寫成薛定諤方程的形式,所以可以利用光學波導模擬量子模型的哈密頓量,。通過對光學結構的參數(shù)進行精細的控制,,我們可以用波導體系類比某些特定的哈密頓量,通過觀察光子在體系中的穩(wěn)態(tài)傳播和演化可以對應量子模型的動力學過程,,深入的理解該量子模型的性質(zhì),。反過來,我們則可以通過借鑒量子效應,,設計新穎波導器件,,具有類比量子效應的特殊的性能。因此,,我們開展了基于量子效應類比的集成光學波導器件的研究,,系統(tǒng)的研究單根多模波導和多根多模波導內(nèi)的模式耦合與轉換,構造高效的線性光學器件,。同時,,我們也探索了集成光學芯片上的光學能量損耗和退相干機制,類比量子開放系統(tǒng)并借助其成熟的控制理論,,實現(xiàn)對波導器件的損耗的調(diào)控,。
簡歷:
鄒長鈴副研究員,2008年7月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學士學位,,2014年7月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博士學位,,同年在該校開始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隨后赴美國耶魯大學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于2017年3月加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從事量子信息和集成光學芯片的實驗和理論研究,。主要研究內(nèi)容包括設計、加工,、制備用于研制量子計算機的集成光學芯片,,實現(xiàn)芯片與熱原子、冷原子的封裝和相互作用,,實現(xiàn)單光子與單原子的高保真度量子相互作用,,基于此推動基于光學芯片的量子存儲、量子門操作和量子信息處理的研究,。
聯(lián)系方式:物理學院辦公室 (68912131)
邀請人:路翠翠 副研究員
網(wǎng) 址:http://physics.bit.edu.cn/